市民朋友問“這是什么蟲”
家里的衛生間,陽臺的花卉盆栽里出現了這種可怕的“蟲蟲”,有著翅不太明顯,腹部末端有一對尾須呈堅硬的夾子狀,像一把“剪刀”
這個蟲蟲怎么看著有點兇!它們的"戰斗力"也是非常兇猛的!對于要捕食的“獵物”可不留情面。
蠼螋 Labidura riparia,俗稱耳夾子蟲,剪刀蟲,是一類中小型,身體狹長的昆蟲,屬于革翅目。最有特點的還是那尾部特化的尾鋏,雄蟲的尾鋏尤其發達,不同種類有各種不同特化的形態,而雌蟲的尾鋏短變化少。
圖片來自:http://nathistoc.bio.uci.edu
說文解字
蠼 [qú ] 螋 [sōu]
英文名字“earwig”,耳朵昆蟲,傳說就從英文名字傳起。在古歐洲,人們認為蠼螋能爬進人的耳朵里,沿著耳道一直爬到大腦里產卵,在中國也有類似蠼螋會鉆耳朵的傳聞。。。
Earwig也可以作為動詞代表「偷聽者」,是因為蠼螋曾一度被認為會在人類睡覺時鉆進其耳朵內(幸好并非如此)。因此,earwig也可以表示「在某人耳旁密語」
圖片來源:Gardenerdy
那,那,那,蠼螋真的會鉆耳朵嗎?
01
鉆耳朵,只是一個傳說
當然傳聞也只是個傳說,其實蠼螋并沒有這么邪惡,它們對人類一點兒都不感興趣,一般不會咬人,也不會主動攻擊,所以看到蠼螋,不要“慫”!
它們喜歡的“環境”是潮濕陰暗的環境。在人們居住場所里,主要出現在衛生間以及種有植物的陽臺上,而腐敗的植物是它們的食譜之一,除此之外,它們也吃其他的昆蟲,食性十分的雜。而它們的尾鋏也只是防衛的武器,受驚時偶會上舉雙鋏示威,另外蠼螋腹部第3、4節的腺褶能分泌特殊的臭氣驅敵。
圖片來源:Paul Bertner - SmugMug
蠼螋取食的方式十分滑稽,它們可以用尾鋏夾住食物,彎曲到頭部,用它的咀嚼式口器啃食。除了進食,尾鋏還是蠼螋互相打斗的工具。
幸螋捕食 攝影:三蝶紀
02
蠼螋:室內外生活環境
蠼螋畏懼光線又非常敏感,晝伏夜出,生長在土壤中,樹皮下、草叢間、落葉堆或巖石下,當然如果家中環境比較潮濕,也會出現它們的身影。
蠼螋雌蟲尾鉗平直,雄蟲彎曲,兩者也是比較好區分。
圖片來源:Landmark Home Warranty
04
蠼螋:護崽好“媽媽”
蠼螋的一生只有卵、若蟲和成蟲三個時期,蠼螋媽媽也是昆蟲界出了名的好媽媽,護卵就像“母雞護蛋”。
Photo by Tom Oates
剛孵化的蠼螋寶寶離不開媽媽的照拂:蠼螋媽媽會舔干凈自己的寶寶,使它們免于寄生蟲和真菌的致命困擾;她還會將食物送到寶寶口中,直到它們能夠照顧好自己。
甚至自家寶寶不小心爬出巢外,蠼螋媽媽都會匆匆將它們放回巢中。
Photo by Tom Oates
若一直在媽媽的保護下又怎能長大,蠼螋媽媽也深諳此理。到了離巢的時間(若蟲在巢中停留的時間因種類而異,但它們至少在第二次蛻皮結束時開始自行覓食),有些不愿意離開巢穴的若蟲寶寶,則很容易被蠼螋媽媽吃。。。吃掉。。。
圖片來源:Earth Times
04
蠼螋防制小妙招
雖然蠼螋無毒無害,在自然環境生活自由自在,而一旦穿入家中,確實還是會給人“驚嚇”。如何防范于未然,考慮環境中濕度的高低對蠼螋的吸引力還是“很大”,因此家庭室內蠼螋的防制關鍵點是以環境防制為主,建議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家庭濕度,做好衛生清潔工作。
1.除濕法:是關鍵
及時清理家中的衛生死角,對于陰暗的房間要保證通風,家中過于潮濕時,可采用空調、抽濕機等快速降低室內的濕度,一般將濕度控制在50%~60%之間,可以有效防止嚙蟲孳生。
2.清潔排水管/地漏
洗手間浴缸和洗手盆的排水管,以及其它地漏排水管口下10-20cm處,每月用細毛刷清洗不少于2次。一定注意沖刷水盆管道,不要讓臟物和油脂淤積起來。
3.清除蠼螋卵粒
蠼螋護卵 攝影:三蝶紀
及時清理墻角縫隙,花盆內的蠼螋卵粒,可以采用物理方法,如熱水。
4.化學方法
當蠼螋數量過多時,可使用菊酯類衛生殺蟲劑進行噴灑控制,或者尋找專業有害生物防治公司(PCO)的幫助
就讓傳聞隨風飄遠吧,蠼螋有它們的生活“小圈子”,如果不想它們來拜訪,還是好好做好家庭衛生。
貴陽康信殺蟲服務有限公司
聯系電話:13984075106
聯系地址: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文昌南路79號文昌苑A棟603【大南社區】
Copyright ? 2022 AllRight Reserved 黔ICP備2020011056號-1 技術支持: Wangid 馳通集團